pg电子游戏平台-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

金融时报评出2020年中国银行业十大新闻-pg电子游戏平台




01




银行业全力支持抗疫 

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


【事 件】2020年,银行业全力以赴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积极对接疫情防控企业和复工复产融资需求,加大信贷投放,促进企业生产。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5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信贷支持突破53000亿元,捐款超过23.72亿元,捐赠物资超过1533万件。


为帮助受困小微企业渡过危机,银行业切实落实“六保”任务,助力实现“六稳”目标,积极合理让利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1月,银行累计对6.2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累计新发放3.4万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截至2020年11月末,银行支持3188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全年实现1.5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


【点 评】曾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银行业机构对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全力支持复工复产,一方面是履行自身社会责任,助力“六稳”“六保”工作扎实推进,通过金融循环的畅通缓解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也有助于降低长期信用风险,有利于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让利方面,截至2020年末,金融业通过降低利率、减费让利以及中小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实现了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政策目标。其中,通过贷款利率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挂钩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是让利的主要来源,估计全年超过1万亿元;减费让利则在3600亿元左右。除让利外,2020年,银行业还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客户的需求特征,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其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各类“无接触”业务。疫情防控期间,尽管银行网点服务能力在短期内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的应用,银行的业务规模以及效率得到不断提升。在确保防疫要求的同时,高效、及时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二是创新推出适用于复工复产企业的专门贷款品种。例如“应急订单贷”,只要确认订单,企业即可获得融资支持,这样有助于推动疫情防控相关企业提升产能;“技改支持贷”,对政府应急征用的企业给予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应急资金循环贷”,针对受疫情影响,有经营周转需求及铺底资金需求的企业;对已发放贷款的小微企业的“无还本续贷”产品,可以有效减轻企业还款压力等。


三是以产业链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银行和企业的一道难题,疫情冲击之下,线下业务受阻,这个难题更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广泛开展外部合作,通过搭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有效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难题,“批量化”地为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开展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同时,有效支持了产业链的稳定和产能的全面恢复。





02




银行业全力以赴 

助力脱贫攻坚


【事 件】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作为金融扶贫的中坚力量,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未摘帽贫困县,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扶贫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贷款覆盖面稳步提升。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银行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21万亿元,较2020年初增加3100多亿元。


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2.9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057亿元,增长11.75%,增速高于全国贷款增速3.73个百分点。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735.4亿元,累计支持贫困户1137.4万户次,覆盖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三分之一以上;扶贫小额信贷余额1675.9亿元,支持贫困户434.7万户。


【点 评】董希淼(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20年,我国通过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政策体系,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动金融系统力量集中攻坚,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向贫困地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金融业的中坚力量,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增强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了贫困户增收和产业发展的双赢。二是创新实施产业扶贫贷款,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促进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融合发展。三是保障扶贫搬迁工作。如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水利、易地扶贫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金融系统整合银、证、保各方资源,健全金融功能,推出“信贷 ”“债券 ”“支付 ”“保险 ”等产品和服务,提高了金融扶贫的可得性和覆盖面。


可持续发展事关金融扶贫工作的成败。金融扶贫应重在提高工作成效,要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全部工作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改革创新,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应多方努力,协同发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持续改善、金融资源供给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和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以及加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力度,为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对各级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而言,在前期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要继续构建长效机制,坚持金融支持与风险防范两手抓的基础上,实现金融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更大的贡献。





03




存量贷款利率“换锚”完成 

lpr成为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基准


【事 件】2020年3月1日起,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正式启动。2020年8月12日,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邮储银行均发布《关于存量浮动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批量转换lpr的公告》称,将于2020年8月25日起对批量转换范围内的个人住房贷款,按照相关规则统一调整为lpr定价方式。此前,已有多家银行完成了存量房贷利率定价基准批量转换工作。截至2020年8月末,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顺利完成,转换率超过92%。


我国利率市场化采取先增量、后存量的渐进式改革方式推进。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至2020年12月末,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新发放贷款已将lpr作为基准定价。2020年存量贷款利率“换锚”基本完成表明,lpr已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


【点 评】 温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改革之前,虽然我国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已经放开,但贷款基准利率仍然保留,利率体系存在明显的“双轨”特征。为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合一轨”,央行于2019年8月决定实施lpr形成机制改革,形成了“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链条。同时,央行部署了贷款利率向lpr“换锚”的过渡安排,确定了先增量、后存量的渐进式改革步骤。

增量贷款按照“358”要求,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作为定价基准的比例应在2019年9月末不少于30%,12月末不少于50%,2020年3月末不少于80%。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向lrp转换工作于2020年3月1日开始,转换对象为2020年1月1日前已发放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各家银行按照相关部署,相继发布公告明确转换工作的具体安排,推动存量贷款利率“换锚”。截至2020年8月末,转换进度达到92.4%,其中企业贷款为90%,个人房贷为99%;已转换的存量贷款中有91%为参考lpr定价,lpr成为贷款利率的新定价基准。


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集中转换工作按期完成,使lpr变动可影响到绝大部分贷款,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的传导途径更加通畅,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央行累计下调1年期mlf利率30个基点,引导1年期lpr同频下降3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降15个基点,实际贷款利率受政策利率(mlf利率)影响更加敏感,2020年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较上年12月下降0.49个百分点,lpr形成机制改革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要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可以预见,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市场化lpr报价机制改革的成果,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将lpr运用到贷款ftp中,提升内外部定价与lpr的联动性;另一方面,lpr与mlf利率挂钩,但mlf规模相对有限,在反映银行综合成本方面效力有限,而且存在交易活跃度、直接交易对手有限等不足,未来需通过继续深化改革逐步完善。





04




银行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金 

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提速


【事 件】2020年是中小银行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2020年7月..常务会议提出,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银行资本的计划。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发声,力挺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治理。数据显示,2020年有60余家银行通过(含计划)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金额超万亿元。随着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资本补充推进,中小银行合并重组趋势将更加明显。


2020年,..金融委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并将《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和《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实施意见》作为2020年11项重大金融改革措施之一。


7月23日,陕西银保监局同意陕西榆林榆阳农商银行和陕西横山农商银行以新设合并的方式发起设立陕西榆林农商银行,并承继上述两家银行的债权、债务等。


8月3日,福建银保监局批复同意筹建福建邵武农商行,同意福清汇通农商行、平潭农商行分别参股福建邵武农商行2000万股,占福建邵武农商银行股本总额比例均为6.73%。


11月7日,注.册资本金达300亿元的四川银行正式开业。四川银行以原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原凉山州商业银行为基础,后引入28家投资者,采取新设合并方式设立四川省首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


11月9日,四川安州农村商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在绵阳市涪城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绵阳市游仙区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和安州农商银行的基础上,新设合并组建绵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1月20日,乐山农商银行筹建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乐山农商银行拟由地处乐山市四个区辖内的三江农商行、五通农信联社、沙湾农信联社、金口河农信联社合并组建。


12月,由5家本地城商行合并的山西银行筹建也迎来实质性进展。


2020年以来,“抱团取暖”一词经常被用在中小银行身上,关于兼并重组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通过重组以充实资本实力、完善公司治理成为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点 评】曾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下,拥有足够的资本是银行信贷投放的前提。考虑到中小银行的客户以地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夯实中小银行资本,有助于提升中小银行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能力,帮助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冲击,落实“六稳”“六保”的宏观政策要求。


二是从银行自身来讲,资本是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充足的资本也会有助于中小银行提升风险对抗能力,化解存量风险,为中小银行更好应对市场竞争和风险挑战奠定基础。从宏观上,也可以降低银行体系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实践中,商业银行有内源和外源类融资渠道。内源融资主要是指银行将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靠自身积累来实现资本补充;外源融资则是通过不同的资本工具,在特定的市场上进行资本的募集,核心一级资本可以通过定向募集或公开上市来募集,非核心一级资本可以通过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或优先股)来募集,二级资本则通过二级资本债券来募集。


以上这些融资渠道,对部分中小银行而言,都面临较大的障碍。内源融资方面,因为盈利能力有限,自身积累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外源融资方面,或难以达到资本工具发行标准,或难以吸引投资人,因此也很难通过市场化工具从外部筹资。


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从政策层面统一部署,对难以从市场进行融资的部分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进行支持,由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然后对银行进行注资成为新一轮中小银行改革的一种可选择路径。当然,要实现中小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能仅靠资本的注入,而是应该将资本补充与银行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起来,在注资的同时,优化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构建行稳致远的长效发展机制。


作为资本补充的一种方式,中小银行的兼并重组在2020年表现出“批量化、大规模”的特点。从目前已经公告的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情况来看,一种是发展较好的银行通过入股、甚至控股的方式带动发展较弱的银行;另一种是多家银行通过合并提升规模,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随着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资本补充的推进,中小银行之间的兼并重组将持续展开。通过重组,那些风险抵御能力低、经营能力差的银行所代表的低效产能退出,银行业整体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将得到提高。





05




蒙商银行正式设立

包商银行破产清算


【事 件】经银保监会批准,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会同中国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徽商银行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等内蒙古自治区内的8家发起人在内蒙古自治区共同发起设立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商银行”),注.册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注.册资本200亿元人民币。


2020年4月30日,蒙商银行正式成立,并于2020年5月25日开业。成立当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包商银行转让相关业务、资产及负债的公告,包商银行将相关业务、资产及负债,分别转让至蒙商银行和徽商银行。至此,历经一年的包商银行接管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11月12日,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原则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11月17日,包商银行以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北京市一中院申请进行破产清算。


【点 评】赵建(西泽研究院院长、教授)

网站地图